top of page

蝶梦百年:影后胡蝶私人珍藏照片展

2018.01.20 – 03.18

展览简介

展览简介

“胡蝶”是胡瑞华(1908-1989)的艺名,是民国时期成名于上海的传奇女演员。她于1931年出演了中国首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三十年代早期在本土观众中的超高人气使她在1933年被公众评选为“电影皇后”。

1920年代,胡蝶的出现正值电影界在现实层面的一个新的重点——女人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允许去扮演荧幕中的主要女性角色。这十年同时见证了中国现代女性的出现,上海电影和活跃其中的女星,例如胡蝶,都对此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胡蝶出生于上海,但由于父亲在铁路公司任职,全家随父迁居,胡蝶也自幼成长于中国各地。她于1924年回到上海,被中华电影学校的首届电影学习班录取。胡蝶参演的第一部电影是《战功》,由大中华影片公司于1925年出品。此后数年中她加盟天一影片公司,仅在1925至1927年间就参演了近20部影片。1928年她改投明星影片公司,因其兢兢业业的专业素养享誉业界。这样的声誉也帮助她的事业一直没有脱离正轨——特别是在1930年代,胡蝶出现在大量武侠神怪片中,而这类电影在当时被视为一种与社会现代化、解决社会弊病使命的背离与分异;但那些所谓“弊病”在衰败期的上海同时也非常风靡。


1935年,这位上海选出的“影后”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被派往前苏联和欧洲进行访问,第一站就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这种文化使者的角色,以及在国内刊登的她旅行过程中各类的讯息和报道将胡蝶的名声推达新的高度。她在1935年11月成婚,继续拍摄电影直到1940年代;即便当时上海电影产业的活跃性在侵华战争、内战以及社会的持续动荡中被大大削弱,日常生活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破坏。胡蝶于1967年定居加拿大并度过余生。身为老牌电影皇后,她将被永远铭记。

《蝶梦百年:影后胡蝶私人珍藏照片展》从诸多被收藏和保存的影像资料中遴选和呈现了近200张有关这位传奇女星的珍贵照片,涵盖了她数十年演员生涯的美丽瞬间以及她私人生活和旅行中的精彩画面。

鸣谢
 

《蝶梦百年:影后胡蝶私人珍藏照片展》中所展出的作品均由潘氏家族提供,由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兼任总监郑胜天先生遴选,我们在此向郑先生表示特别感谢。张洞天先生同样作出了核心的研究工作。展览画册文字分别由电影史学者、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史学研究室副主任李镇教授以及纽约大学电影学系教授张真女士倾力撰写。感谢胡蝶家人对作品展出的惠允。

SCoP衷心感谢温哥华美术馆的工作团队——联合策展人斐丹娜、陈萍、 陈励莹、凯特·亨德森;感谢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的支持;感谢泰康空间(北京)的艺术总监唐昕和苏文祥;感谢翁云鹏、郑培光、毛毛以及上海的琳达·约翰逊为展览所提供的帮助。

艺术家信息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