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我们!》自拍前的中国肖像摄影时代
2017.04.23 – 06.25
展览简介
《看看我们!》以照片中的“我”为主题,考察人们如何在照片中丰富地呈现自我。从1980年代至今,我们观看自己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者究竟有无改变?
展览起始于《北京银矿》这部图片档案,这是一个仍在进行中的图片拯救计划,最初由法国艺术家托马斯·苏文发起于北京。2009年至今,这部数逾50万的强大图片档案为1985至2005年间的中国提供了一幅独特的历史画像。
由美国摄影师丹尼尔·特劳布发起、摄影师曾宪芳、吴永福共同合作的《小北路》项目为中国南方城市广州描绘出一幅独特面貌。2009年,在一座名为“小北路”的人行天桥上,特劳布看到了正在为非洲人拍摄纪念肖像的吴永福,由此开始与他合作;曾宪芳于2011年加入了合作行列。该项目中累计产生的上千张照片及时地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经济时刻留存下了生动的记录。
展览的第三个部分来自于合肥街头摄影师刘涛不断丰富的日常摄影图库,与《北京银矿》和《小北路》中更为正式的自我形象相比,他的作品提供了一个对应面。刘涛关注的是他所居住的社区和其中的居民,捕捉下他们无意识的瞬间;照片中的人对自己在照片中的出现也毫无察觉。刘涛的作品可以说是自拍的对立面。
在肖像摄影中,我们如何选择去表现和观看自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为过程。展览《看看我们!》中所展示的这些丰富多样、饱含幽默感的肖像作品,将这种复杂性的多种面向凸显出来,也揭示我们对自我图像的愉悦有着多么深厚的根源。
摄影师
托马斯·苏文 (Thomas Sauvin)
托马斯·苏文出生于1983年,法国艺术家和摄影作品收藏家,曾工作和生活于北京,现居巴黎。《北京银矿》曾在世界各地展出并参与过中国及欧洲的诸多摄影节,也衍生出诸多精选出版物。
丹尼尔·特劳布 (Daniel Traub)
丹尼尔·特劳布生于1971年,是一位来自于费城的摄影师和电影制作人,现居纽约。1999年开始,他参与到一些在中国的长期摄影项目中,其中包括“简体字” 项目:通过一系列街拍照片探索21世纪初中国城市的巨大变化;另外一个系列“外围”观察的是中国几个大城市郊区的景象。
吴永福
吴永福出生于1979年,其后离开江西老家外出寻找发展机遇,于2003年起定居广州。在制铝业工作了几年后,他开始在广州中信广场为游客拍摄纪念照并以此为生。从2009到2011年,他将自己的摄影技术用于为小北路地区的非洲裔和其他外来者拍摄肖像照作为纪念品。
曾宪芳
曾宪芳1980年出生于湖南。为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他从2009年起移居广州。学会摄影后,他与妻子开始了肖像拍摄的工作。从2009年末到2015年夏天,他一直在小北路地区人行天桥上工作。
刘涛
刘涛出生于1981年,自学成才的街头摄影师,生活工作于安徽合肥。作品曾入围第六届北京三影堂摄影奖展,入选“色影无忌2014年度新锐摄影师”。他的作品见诸于各类国际媒体,曾经刊登在美国《时代周刊》网站摄影师专题、BBC中文网、南华早报、中央电视台等等,并入选德国视觉领军者大奖、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他的摄影集《走来走去》由北京LENS文化出版社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