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银幕背后:布莉姬·拉孔柏

2016.06.11 – 08.28

展览简介

展览简介

18岁的法国姑娘布莉姬·拉孔柏,从戛纳到好莱坞,四十年如一日,专注于明星肖像拍摄及电影剧场拍摄。在她的镜头下,莱昂纳多、温斯莱特等巨星都对她放下身段,从熠熠生辉的明星回归演员本位。

6月11日,恰逢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ôP)将与电影节同步推出新展《银幕背后: 布莉姬·拉孔柏》。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共有奥斯卡奖得主18人,奥斯卡奖提名4人。其中奥斯卡奖得主包括最佳女主角7人、最佳男主角4人、最佳女配角3人、最佳导演奖2人、最佳原创剧本奖 2人。

 

除奥斯卡奖外,还有6人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获奖项,5人在柏林国际电影节荣获奖项,5人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荣获奖项。

 

银幕之中,场景背后。生于法国,现居纽约的女摄影师布莉姬·拉孔柏正如她镜头中的人物一样在影视艺术界声名远扬。这个夏天,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ôP)聚焦拉孔柏,带来她最广为人知的肖像摄影作品。

 

在这次展览中,布莉姬·拉孔柏将带你走进神秘的银幕背后,与家喻户晓的世界级名人面对面。从《坠入情网》(1984) 的浪漫场景一跃进入《华尔街之狼》(2013) 的现实人生;看过了《危险关系》(1988)里短暂的贵族生活,又目睹了《天才瑞普利》(1999) 迷失的虚荣和《飞行者》(2004) 感性的梦想...... 这并不是全部,拉孔柏震撼的肖像作品还将带你穿梭于众多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作品,你将看到那些人人敬仰的电影巨星和导演——作为时代的偶像和标志,他们用各自独特的方式呈现了戏剧与角色,并定义了数十载里的电影成就。

 

凭借对瞬间清晰的眼光和精准的把握,布莉姬·拉孔柏带我们见证了电影演员们如何成长、与时俱进。梅丽尔·斯特里普、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罗伯特·德尼罗和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这些熟悉的面孔在拉孔柏的镜头下更加个性鲜明,场内幕后,他们既官方又率真。

 

“我会营造出一个极为简单、纯净、有安全感的空间。”拉孔柏说,“拍摄对象坐在那里是非常脆弱的。对于被拍摄者和摄影师来说,这都十分令人畏惧。因此被拍的人要对你足够开放并信任,愿意让你看透他。”

 

布莉姬·拉孔柏的职业生涯开启于1975年戛纳电影节。那是她第一次出席法国重要的影界活动,不过她强烈的摄影风格立刻受到了在场几位颇具影响力的电影界人士的关注。1984年她移居纽约,并居住至今。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她已经开始作为特约摄影师去电影片场拍摄照片了。其中就包括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大卫·马迈特、斯派克·琼斯、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和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

 

此后,凭借着独特的亲密视角,她得以非常近距离地接触电影界。她对此的洞察深刻体现在她拍摄的近几十年里塑造了电影发展的演员和导演的肖像里,也正是此次展览中的作品。

 

《银幕背后》呈现了布莉姬40幅亲密的肖像作品和剧照作品,既引人注目又令人难忘。

艺术家信息

摄影师

布莉姬·拉孔柏

布莉姬·拉孔柏的职业生涯开启于1975年戛纳电影节。那是她第一次出席法国重要的影界活动,不过她强烈的摄影风格立刻受到了在场几位颇具影响力的电影界人士的关注。1984年她移居纽约,并居住至今。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她已经开始作为特约摄影师去电影片场拍摄照片了。其中就包括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大卫·马迈特、斯派克·琼斯、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和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
此后,凭借着独特的亲密视角,她得以非常近距离地接触电影界。她对此的洞察深刻体现在她拍摄的近几十年里塑造了电影发展的演员和导演的肖像里,也正是此次展览中的作品。

布莉姬·拉孔柏持续拍摄肖像照,作品刊登于《名利场》、《纽约客》、《时代周刊》、《纽约时报》、《Vogue》、德国《时代周报》、《金融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等。2000年她获得了艾森斯塔特旅行摄影奖; 2010年获得艺术总监俱乐部名人堂的终生摄影成就奖;2012年获露西奖的旅行肖像摄影终生成就奖。

bottom of page